热点:

    自信源于强大实力和良性生态 Splunk发力国内市场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陈赫

      互联网时代,各类企业和机构产生的数据呈现几何级增长。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快速提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17-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的增速将超过30%。大数据应用方面,59.2%的受访企业成立了数据分析相关部门,另有27.3%的企业正在计划成立数据部门。

    自信源于强大实力和良性生态 Splunk发力国内市场
    Splunk中国区总经理 严立忠

      根据《中国大数据行业报告》显示,2017年大数据行业的整体市场约为1000亿。企业如何在这样大规模的市场中取得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Splunk公司在Gartner评选的大数据行业魔力象限中,处于"领导者"的地位。笔者有幸采访到了专注于机器数据分析的Splunk中国区总经理严立忠先生,请他为我们介绍一下Splunk公司的最新情况。

      利用最新技术更好地为行业客户服务

      对于Splunk在中国区的新变化,严立忠先生表示,"Splunk首先在今年收购了安全自动化公司Phantom,以及运维自动化公司VictorOps,令Splunk的平台拥有更丰富的技术,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其次,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扩充,本地的业务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大概扩大了50%。另外,国内客户越来越多,覆盖行业也越来越广,尤其是大型用户正在快速增长。"

      从严立忠先生处,我们还了解到,Splunk在行业用户的发展中产生了新的变化。以往比较热衷于部署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是一些高科技制造业和互联网公司。现在传统的制造业也逐渐认识到大数据分析平台的重要性。由于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Splunk在国内帮助了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用户搭建了大数据分析平台。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比较"保守"的几大行已经与Splunk开始接洽,有一大行已经成为了Splunk的大客户。

      Splunk独有的内核架构,能够轻松解决几百T数据的规模。在谈到Splunk的技术优势时,严立忠先生介绍,Splunk的架构相当于一个分布式架构,理论上不存在数据量的限制。尤其是在处理几百T数据量时,Splunk的效率会远远超过竞争对手。

      建立健康生态与合作伙伴共赢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Splunk与全球合作伙伴拥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在2018年的9月份,Splunk将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召开中国区的用户大会。能够取得如今天的成绩,得益于Splunk良好的生态建设。由于机器数据在大数据中占了大约80%,所以Splunk作为专注于机器数据的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Splunk作为一个通用的大数据平台,不需要针对每一位用户进行研发。因为Splunk提供了很多业界标准的接口,所以不管从哪个层面的数据都会去收集。另外,收集完的数据平台还会进行智能分析,从而生成分析报告交付给客户,解决客户的问题。

      在云计算方面Splunk也大有可为。用户的业务跑在公有云上,很难对其进行监控,云计算平台也不太愿意提供这些监控数据。但使用Splunk平台,客户可以看到自己的业务监控。谈到这里,严立忠先生比喻说,"本来我只要8个CPU或者5个CPU就够了,假设他是以CPU的方式卖,现在非要买10个,那成本就高了。这些数据反馈到用户后,表面上对于一个云厂商来讲好像吃亏了,原来买东西买少了。但实际上,因为你的性能好,成本效益比较好,我愿意将更多的业务放你上面来,这就换来了规模。所以这是大数据分析带来的好处,Splunk将和云计算平台进行越来越多这样的合作。"

      通用平台彰显强大实力

      Splunk作为一个通用的大数据平台,已经成为了用户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基础架构。比如,用户需要的是运维功能或者是物联网功能,自行在平台上开发和配置即可,Splunk已经提供好了功能,只需轻松调试就可以灵活部署。严立忠先生认为现在国内对于大数据有一种误读: "真正大数据解决的问题不是因为所以的关系,解决的是一个现象问题,事实上要找到这两个不相关的数据之间事实上的关联,这是大数据要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严立忠先生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在印尼为7-Eleven进行服务时,由于当地经常下雨,7-Eleven的雨伞经常供不应求。过去传统的配送做法就是说有货就不配送了,如果缺货了,不管晴天雨天都配送。后来7-Eleven跟Splunk合作以后,把雅虎的天气应用接进来,这样通过更多的一些因素来分析,最后说不是缺货,而是天气预报预计明天有大雨,即使这货很多,但还要加货,这就是另外一个角度了。"

      "动态建模"打破大数据枷锁

      传统的大数据分析基于统计学,但Splunk颠覆性地要挑战这一传统。严立忠先生介绍了Splunk的业务创新,"不能淘汰数据,不能基于统计学,因为大数据要的是大、全,所有的数据,不是要部分数据。用户在真正要用时,Splunk才会去读取数据,进行灵活建模。Splunk没有存的概念,每次需要时通过模型马上对全体数据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的东西,拥有强大的搜索能力。目前只有Splunk可以做到这种搜索能力。"

      动态建模技术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很吃亏,国内用户只看到了License的价钱,没有考虑到后续存储的价钱。因为Splunk没有存储的问题,存储量是开源软件提供商或者是传统公司的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存储的成本就小很多。

      发力国内市场坚持自身定位不动摇

      Splunk很看重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是Splunk唯一的一个海外研发中心,并且正在不断扩大。上海研发中心研发的是Splunk的核心技术,并不是进行单纯边边角角的或者本地化的工作。另外,由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非常发达,Splunk将移动端的相关工作放到上海研发中心进行,也可以看得出来非常重视中国市场。

      虽然在启动时间点上,中国落后于欧美市场。但在金融、互联网、高科技、物联网等领域,中国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Splunk的业务在中国大半年间增长了约50%。另外Splunk将会大力发展渠道,除了传统的渠道外还有OEM渠道。过去两年间,Splunk大规模地规范市场,整合渠道并对整个价格体系进行规范。

      在面对AI发展的问题上,严立忠先生表示,"Splunk的核心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机器学习。所以,Splunk发展AI是要为机器学习而服务的。只是用了AI的技术来帮助Splunk做很多的大数据分析,Splunk的核心依然是用一个平台解决用户所有的问题。"。

      结语:

      通过这次对严立忠先生的采访,不由得惊叹Splunk强大的技术实力。而且Splunk"过于"专注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不去盲目的跟风,这对于一家上市企业来讲非常不容易。良性的生态,强大的技术实力,方便的部署和运维……这些优势因素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用户选择Splunk,而Splunk也非常看好中国市场。让我们在9月举行的中国区用户大会上,看看Splunk更加令人激动的成绩单吧。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自信源于强大实力和良性生态 Splunk发力国内市场//bigdata.zol.com.cn/697/6976054.html

    bigdata.zol.com.cn true //bigdata.zol.com.cn/697/6976054.html report 5287   互联网时代,各类企业和机构产生的数据呈现几何级增长。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快速提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17-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的增速将超过30%。大数据应用方面,59.2%的受访企业成立了数据分析...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